安博体育登录入口

【明辉说油】油轮130余年的发展史
阅读次数: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6-01    作者: 水封井
下一个产品 上一个产品

详细介绍

  当今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无处不与石油或石油制品有关。从工业用油,到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塑料等材料是由石油制成;天上的飞机、地面的汽车和火车、水中的轮船离不开石油作为动力,生活中的照明、烹饪、取暖和制冷等离不开石油,石油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石油是工业血液,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,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。从油井中开采的石油大部分通过油轮运输到世界各地,大部分石油制品也一样。

  油轮是油船的俗称,是指装载运输散装石油或石油制品(成品油)的船舶。你可知道油轮发展的历史吗?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陶罐装运植物油和酒,然后再装船运输;以后慢慢地发展成用木桶、铁桶装运植物油、鲸油、石油和酒等,再装上普通货船运输(早期的植物油和鲸油主要作照明用,后期的石油主要用作燃料)。

  如1861年年底,双桅帆船“ELIZABETH WATTS”号用木桶装224吨石油,其中原油901桶、煤油428桶,从美国费城运往英国。由于桶自身的重量,影响了运输的效率;桶本身的成本,增加了运输成本;运送过程中由于桶的破损可能会泄漏,易造成货损、货差;还有桶占据船舶有限的空间,影响装货的数量等。由此迫切地需要建造专门的船舶——油轮来运输石油等油料。

  1861年,双桅帆船“ELIZABETH WATTS”号在美国费城用木桶装224吨石油(中间黑色的)

  根据可以查到的资料,油轮只有130余年的发展史。1877年,挪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运输油料的船舶“LINDESNAES”号,她不再用木桶、铁桶装运油料,而是直接将油料装进货舱内。一年后的1878年,英国建造了“ZOROASTER”号,长56米,她只可装几百吨石油,不过比同类型的货船多装不少,装卸效率也有所提高。

  1878年,英国建造的“ZOROASTER”号,看上去与普通货船没有多大区别

  1886年,英国为德国建造的“GLUCKAUF”号,用蒸汽机和帆推进,长97米、载重吨2307吨,将货舱分隔成14个舱,用泵和管道系统连在一起,可以靠自身的泵和管道进行石油装卸,是第一艘具有现代油船特征的散装油轮,她主要是将美国的石油运往欧洲。“GLUCKAUF”号油轮1886年7月13日首航,在她建成的前一年里,美国运往欧洲的石油99%用桶装,“GLUCKAUF”号建成后,运往欧洲的石油很快就是99%改为散装运输。

  1913年,英国建造了蒸汽机油轮“SAN FRATERNO”号,长160.7米、载重吨11929吨,变成全球上最大的油轮。同年载重吨12093吨的蒸汽机油轮“SAN GREGORIO”刷新了纪录。1914年,蒸汽机油轮“SAN JERONIMO”号,载重吨12398吨,又变成全球上最大的油轮。1919年,蒸汽机油轮“SAN FERNANDO”下水,载重吨13056吨……油轮的“个子”就这样慢慢的长大。

  1928年,德国建造载重吨23060吨的“C.O.STILLMAN”号油轮,长178米,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油轮。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,各个国家都竞相制造军舰和船型成熟的油轮,无心研制更大的油轮,所以直到1949年该轮仍保持着世界上最大油轮的纪录,她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驱动船舶。

  1953年,载重吨45270吨的油轮“TINA ONASSIS”号,在德国汉堡下水,成为当时最大的油轮。

  1955年,载重吨56089吨的油轮“SINCLAIR PETROLORE”号刷新纪录。随着港口设施、系泊技术的发展和对石油需求的一直增长,油轮在航道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必须尽可能地大型化,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。

  1955年建造的油轮“SINCLAIR PETROLORE”号,分别在靠泊中、航行中和旁边靠泊的小型油轮在驳油中

  1956年,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,埃及军民在苏伊士运河沉船四十余艘,使得苏伊士运河封闭。油轮从波斯湾到欧洲的海上航路必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,运距增加了5000多海里。由于运距的大幅度增加,导致了油轮必须在数量上大幅度的增加;好望角的狂风巨浪,需要大型化的油轮,才可能正真的保证油轮的安全;还有运输石油的油轮吨位愈大,单船单航次可运送的石油愈多,单位成本就愈低,所以当时各国竞相建造大型油轮。油轮的载重吨位在那个时代快速地膨胀起来,日本在这场竞赛中一直独占鳌头。

  1959年,日本建造长288米的“UNIVERSE APOLLO”号成为全世界第一艘超过10万吨的油轮(载重吨104520吨)。

  1962年日本建造了载重吨132334吨的“NISSHO MARU”号油轮,成为当时的油轮“世界冠军”。

  1966年1月,长306米、载重吨15万吨的“TOKYOMARU”变成全球上最大的油轮。因她的长度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船——英国的豪华客轮“QUEEN ELIZABETH”号,同时她还变成全球上最长的船舶。

  1966年12月,长344.28米、宽48.84米、最大吃水17.685米的“IDEMITSU MARU”号油轮首次超过了20万载重吨的临界值(209413吨),为人类造船史带来了新的纪录。伴随着她的建成,也诞生了一个新名字:VLCC(VERY LARGE CRUDE CARRIER)——即载重量20万吨以上的油轮称为超大型油轮。

  1971年,日本造长347米、载重吨37.2万吨的(372698吨)“NISSEKIMARU”号超巨型油轮,再创新纪录。

  1973年2月和10月,日本造的“GLOBTIK TOKYO”号和“GLOBTIK LONDON”号超巨型油轮相继下水,每艘油轮长都是378米、载重吨都是37.8万吨,又创新纪录。

  1975年日本造的“NISSEI MARU”号是当时世界上装载量最大的超巨型油轮,尽管船舶长度和宽度与1973年造的“GLOBTIK TOKYO”号一样,但是载重吨却是38.4万吨(增加了0.6万吨)。

  1975年底,日本造长381.8米的“BERGE EMPEROR”号超巨型油轮,以载重吨42.3万吨首次超过40万吨。

  七十年代,日本以一国之力,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船,超大型油轮的份额更高。西方国家感觉落后了,1976年,法国建造长414.2米的“BATILLUS”号超巨型油轮,载重吨突破50万吨大关,达55.3万吨,这是迄今为止,世界上一次建成最大的船舶,同时是世界上第一艘长度突破400米的船舶。1976年底、1977年10月和1979年,她的另外三艘姊妹船也相继下水,分别是“BELLAMYA”号、“PIERRE GUILLAUMAT”号和“PRAIRIAL”号。

  1976年,法国建造的“BATILLUS”号油轮,因没有合适的码头系泊,只能将原油驳给十万吨级油轮,完成卸货作业

  1977年8月和12月日立重工业造了两艘载重吨51.6万吨的油轮“ESSO ATLANTIC”和“ESSO PACIFIC”号超巨型油轮,长406.6米、宽71米、吃水25米,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宽的船。

  1978年,瑞典建成一艘载重吨49.9万吨的超巨型油轮“NANNY”号,该轮长365米、宽79米、吃水22.3米,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宽的船(船体更宽,相对吃水可减小)。这艘超巨型油轮也就是2003年进长江,去江阴拆解的“SEA WORLD”号,是进入我国港口的最大船舶。

  另外有一艘超巨型油轮值得一提。1975年9月,日本住友重工开始为一希腊船公司建造载重吨41.8万吨级的“PORTHOS”号超巨型油轮,并且于1979年完工。但在此时,订购该船的船公司破产,只得将其转卖给香港船王董浩云。董浩云接手后,改船名为“SEAWISE GIANT”,在完成一个航次的海上运输后又进船厂,要求在该船中部加80米的一段油舱。由于船长改为458.45米,成了世界上最长的油轮;因载重量增加了14.6万吨,进而达到56.4万载重吨,成为至今为止世界上装载量最大的船舶。

  董浩云要求船厂在“SEAWISEGIANT”号油轮中部加80米的一段油舱。

  “SEAWISE GIANT”号与上海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、香港中银大厦的尺度对比

  随着苏伊士运河的重新开放,超大型油轮、超巨型油轮由于经济性、适航性和吃水限制等原因,加上西方国家改变能源结构,从以石油为主,转向煤炭、核能、水电、液化石油气(LPG)和液化天然气(LNG)等多元化能源结构;并大规模修建油气输送管道和采取节能措施,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海上石油运输量,超大型油轮、超巨型油轮开始过剩。经过多方论证和实践的检验,港航双方都认为20~32万吨之间的油轮是最合适的船型,油轮的大型化被终止。

  伴随着油轮吨位的扩大和油轮数量的增多,增加了油轮所运输的石油或石油制品/成品油泄漏风险,大型油轮发生意外事故曾经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。1967年3月18日,长297米的利比亚籍油轮“TORREY CANYON”号在英吉利海峡触礁断裂,导致11.5万吨石油泄漏,英法两国蒙受巨大损失。

  1972年8月21日,油轮“TEXANITA”号和“OSWEGO GUARDIAN”号在南非海岸发生碰撞,溢油10万吨。1975年6月,日本籍油轮“SHOWAMARU”在马六甲海峡海域溢油23.7万吨。1978年3月16日,利比里亚油轮“AMOCOCADIZ”号满载石油从波斯湾驶往荷兰鹿特丹港,在法国布列塔尼外海触礁搁浅,船体破损,造成溢油22.5万吨,形成近2000平方海里的黑油层,致使无数鱼类、海鸟死亡,毁坏贝类水产的繁殖海床,海滨浴场全部被污染,环境遭受巨大破坏。1989年3月24日,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“EXXON VALDEZ”号油轮,在阿拉斯加海域为避让冰山而触礁搁浅,导致11.5万立方米的石油泄漏,石油污染波及1900公里长的海岸线,参与清污的人数最多时超过11000人,船只达1000艘,整个事故损失超过50亿美元……

  “AMOCO CADIZ”号油轮触礁,溢油22.5万吨,污染了大海和海岸线

  “EXXON VALDEZ”号油轮触礁搁浅后,尽管通过围油栏和其他油轮卸货,还是泄漏石油11.5万立方米

  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VLCC基本为单壳油轮,而由单壳油轮频频引发的石油泄漏事故,使得全球谈“单壳”色变。

  美国率先于1990年颁布《1990年油污法》,规定油轮一定要有双层船壳,减少石油泄漏的风险。国际海事组织(IMO)迅速跟随,于1991年11月通过MEPC52(32)决议案,规定新造油轮一定要有双壳或中层水平中隔舱构造(MID-DECK CONSTRUCTION),双壳油轮的货油舱底部和两舷有连续的双层壳体,除了能用来承载压载水外,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少由于触礁、搁浅、碰撞等导致底部或边壳破损造成的油污染。单壳油轮则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必须淘汰。

  20世纪90年代初,双壳油轮登上历史舞台,相比于单壳油轮,双壳结构的油轮更为安全。1992年,丹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、同时也是最大的双壳超大型油轮,载重吨30万吨(298900吨)的“ELEO MAERSK”号,该轮船长343.70米、船宽56.40米。

  1992年,丹麦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双壳超大型油轮“ELEO MAERSK”号,航行和靠泊中

  2001年和2002年韩国大宇重工建造了四艘45万吨的双壳超巨型油轮,她们是最近20年来第一批超过40万吨的油轮,是这个等级的首批双壳油轮,也是目前世界上在运营的最大载重吨和内燃机油轮。2005年3月,长380米、宽68米,载重吨44万吨(441585吨)超巨型油轮“TI EUROPE”号成功靠泊宁波港;2017年2月,“TI EUROPE”号再度靠泊宁波港和大连港。2017年9月,在深圳友联船厂进行一些升级性的修船。因为满载吃水达24.525米的原因,可以通过的水域、靠泊的码头都受到选择,另外两艘超巨型油轮已经改装为浮式储油轮了。

  1914年,世界油轮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只有3%;1980年以后已经上升为50%了。2020年我国进口原油高达进口的石油为5.42亿吨,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超大型油轮运输。假如按每一艘超大型油轮装载30万吨石油计算,到达我国港口的超大型油轮达到1800余艘次,加上国际间的成品油运输、国内石油和成品油运输等,我国沿海和港口有大量的油轮在航行,石油和成品油泄漏的风险很大。

  尽管港口、航道条件的改善为油轮大型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;高强度钢为代表的先进材料大规模地使用,极大地提高了油轮的载货量;通过油轮船型设计的线型调整与优化,提高了同等尺度下的装载量;高效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替代早期的蒸汽轮机,为油轮大型化提供强劲的动力;造船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油轮大型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;不断研制新的助航设备,为安全航行提供了支持等,但是对于航行安全,起决定因素的永远是人而不是设备,世界各国的船员、引航员和海事管理人员等任重而道远。(来源:网络)

  如果您是船东,或从事船舶供油、航运服务,对船用燃油有相关需求,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明辉说油(二维码如下图),期待与您合作,共创未来!

  图片源于网络,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。如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联系删除,谢谢!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